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一份“中央文件”,五项汽车新政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6月24日,为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研究制定《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


具体来看,《措施》围绕着培育餐饮消费、文旅体育消费、购物消费、大宗商品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社区消费等六大消费新场景,推出了包括发展餐饮消费细分领域、深化旅游业态融合创新、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发展等十七项重点任务。


近年来,汽车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但仍面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等挑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才能促进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一份文件,五项升级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美好生活。”当前,汽车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也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今年5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量约168.5万辆,环比增长约10%。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约79万辆,占乘用车总体零售量的比重达47%;报废机动车回收量57.7万辆,同比增长48.9%,环比增长16.2%。


在此背景下,打造汽车消费新场景成为重点。


《措施》显示,在培育大宗商品消费新场景方面,主要提出了拓展汽车消费新场景、丰富家装家居消费场景、打造电子产品消费新场景三项重点任务。其中,拓展汽车消费新场景进行了五项任务升级。


一、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


二、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安排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汽车置换更新。

三、扩大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范围。


四、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开展智能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五、开展城市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结合汽车赛事、自驾露营、汽车文化体验、汽车改装、汽车租赁等,丰富汽车后市场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对新能源汽车购买设置了条件。例如:上海、深圳要求购车人社保缴纳一定年限;而北京则要求购车人通过排队摇号的方式获取新能源汽车牌照的配置指标之后,方有购买资格。


一定程度上,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政策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业内人士认为,放开限购能有效促进消费潜力,尤其是部分限购导致城市汽车保有量严重落后的城市,汽车消费有较大消费增长空间。


同时,电动化上,智能化方面相较于消费者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现阶段,自动辅助驾驶等很多智能化服务都是免费附加的,消费者对电动车智能化服务的支付意愿不高,高端智能网联汽车的销售情况不佳。这意味着,车企在智能化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力。


真金白银,消费降价


2023年,汽车“价格战”的鲇鱼效应开始席卷各地市场,在提振消费、全力拼经济的大背景下,20个省市出台了相关刺激政策,多是以消费券、补贴等形式出现,补贴金额共计上亿元。


2024年,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更大。然而,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产供销、上下游、政企民、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综合施策。


今年4月,按照《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商消费发〔2024〕58号)要求。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


对于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可享受7000元至10000元的一次性定额补贴。


同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并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更好支持合理汽车消费需求。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在推进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方面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


从需求方面来看,我国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培育一批智能绿色健康安全的消费新场景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从供给方面来看,以消费升级为导向的产业升级正在提速,对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等新形态和新模式的支撑有望进一步增强。打造消费新场景有助于更好顺应消费场景变化新趋势,不断提升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


如今,汽车从业者应当考虑如何顺应消费市场从“新购”到“置换购”转变的特点,抓住消费者在技术、能耗、智驾等方面的消费趋势,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热情,让消费者有置换的动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